K4超清提供的[史学巨著][续资治通鉴长编][南宋·李焘 ][文言文繁体竖排版][记叙北宋历史的编年体巨著][中华书局1979版][全20册][PDF]下载地址来源于网络分享,网络资源均有时效性,请尽快下载[史学巨著][续资治通鉴长编][南宋·李焘 ][文言文繁体竖排版][记叙北宋历史的编年体巨著][中华书局1979版][全20册][PDF],或保存[史学巨著][续资治通鉴长编][南宋·李焘 ][文言文繁体竖排版][记叙北宋历史的编年体巨著][中华书局1979版][全20册][PDF]到自己的网盘避免资源失效。


私人写史的巨著,史学界又一高峰!
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
史料丰富,内容详实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 南宋·李焘 中华书局 全20册 PDF
简介:
李焘(1115年-1184年),字仁甫,一字子真,号巽(xùn)岩。眉州丹棱(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)人。南宋官员、著名历史学家、目录学家、诗人,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。
绍兴八年(1138年),李焘登进士第,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,未就任,于丹棱龙鹄山读书。至绍兴十二年(1142年)秋,李焘始赴任。其后历官州县及朝廷史职,宋孝宗朝仕至同修国史。李焘以名节、学术著称,长于吏治,关心民瘼,但终未获大用。淳熙十一年(1184年),以敷文阁致仕,不久后逝世,年七十,追赠光禄大夫,赐谥“文简”。累赠太师、温国公。
李焘博览典籍,著述颇多。著有《巽岩文集》、《四朝通史》、《春秋学》等五十多种,大多失佚。今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五百二十卷、《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》十卷、《说文解字五音韵谱》十卷,清代皆编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原有诗文集五十卷,今已佚,《两宋名贤小集》、《全宋诗》等录有其诗。
据史载,李焘在搜集材料时,“作木厨十枚,每厨作抽屉匣二十枚,每屉以甲子志之。凡本年之事,有所闻,必归此匣,分月日先后次第之,井然有条”,因卷秩庞大,前后分四次上进。
李焘撰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的最初动机,是要整理北宋九朝史事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选材上是“宁失于繁,无失于略”。编纂过程也是按长编法进行,先以年月为丛目,丛目既成,乃修长编。李焘对史料进行考订,也是遵司马光的考异法(对史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的考证),所以时人评说李氏之书是“仿司马氏《通鉴》,踵为之”。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为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。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(共20册)(竖排版)》是记载北宋历史的编年体史籍,保留了大量原始史料,价值极高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(共20册)(竖排版)》现存抄本刻本谬误甚多,现经校勘,标点,分段等系统整理,形成了这部崭新的较为完善的版本,为宋史研究提供了便利。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(共20册)(竖排版)》记载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(960年),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(1127年),记北宋九朝168年史事。李焘遍取正史、实录、政书,“旁采异闻,补实录,正史之阙略;参求真是,破巧说、伪辨之纷纭”,体例仿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,本于“宁失于繁,无失于略”的原则,有记载不同者,则两存是说;据载,李焘在搜集材料时,“作木厨十枚,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,每替以甲子志之。凡本年之事,有所闻,必归此匣,分月日先后次第之,井然有条”,因卷秩庞大,前后分四次上进。加上《举要》六十八卷,《修换事总目》十卷,《总目》五卷,总计1063卷。南宋学者叶适说:“李氏《续通鉴》,《春秋》之后才有此书”,《四库总目提要》说:“淹贯详赡,固读史者考证之林”。原本已亡佚,后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但缺宋英宗、宋神宗、宋哲宗部份,宋徽宗、宋钦宗两朝全缺(注:《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》补充了这段历史的记载)。原本九百八十卷,今存五百二十卷。(可惜,有许多卷没有流传下来)
资源介绍: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南宋 李焘 著,中华书局1979版,文言文繁体竖排,PDF
百度云资源:https://pan.baidu.com/share/init?surl=cnp442
隐藏内容,请登录后查看
李焘